021-56528785

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操作的常见误区与纠正方法

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操作的常见误区与纠正方法

更新时间:2025-04-24点击次数:32
  心肺复苏(CPR)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技术,借助训练模拟人进行实践操作是掌握这项技能的重要途径。然而,在使用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过程中,存在诸多常见误区,若不及时纠正,将影响急救技能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。
  在胸外按压环节,常见误区之一是按压位置不准确。部分学习者会将按压点偏离两乳头连线中点,过于靠上或靠下,导致按压无法有效挤压心脏,影响血液循环。纠正方法是通过模拟人身上的明显标识,如乳头位置,准确找到两乳头连线中点,将手掌根部紧贴此处进行按压。另一个误区是按压深度和频率不达标,一些人按压深度不足5厘米,或频率低于每分钟100次,无法产生足够的血流动力。对此,训练时可利用模拟人配备的压力反馈装置,实时观察按压深度是否达到标准,同时跟随节拍器或模拟人内置的提示音,保持稳定的按压频率在每分钟100-120次。此外,按压过程中手臂弯曲、身体重心未垂直于按压部位,也会使按压力量分散。学习者应保持双臂伸直、肘关节固定,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用力,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。
  在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操作中,也存在不少误区。例如,开放气道时头部后仰角度不够,未充分打开气道,会导致通气不畅。纠正时需牢记正确的开放气道方法,一只手按压模拟人额头,另一只手抬起下颌,使头部充分后仰,确保气道畅通。进行人工呼吸时,若未包住模拟人的嘴,或吹气时间过短、气量不足,都无法有效将空气送入肺部。正确做法是用嘴覆盖模拟人的嘴,捏紧其鼻子,平稳吹气1秒以上,观察到模拟人胸廓有明显起伏,保证每次吹气量在500-600毫升。
 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是,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,中断按压时间过长。例如,频繁检查模拟人的“生命体征”,或因操作不熟练导致按压停顿。实际上,胸外按压应尽量减少中断,除非必须进行电击除颤等操作。训练时要强化连贯性意识,合理安排操作流程,减少不必要的停顿。
  使用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进行操作时,需警惕按压、通气等环节的常见误区。通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,借助模拟人提供的反馈功能反复练习,及时纠正错误,才能真正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,在面对真实急救场景时发挥关键作用,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。
 

 

关注微信号

移动端浏览
热线电话:021-56528785

Copyright © 2025上海真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
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

Baidu
map